航运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航运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力量与国防安全,对一国的综合实力有着极大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上海港已经成为世界年吞吐量第一大港,全球排名前列的航运公司均已入驻上海,航线覆盖全球300多个港口。我国对外贸易运输量的90%以上依赖于海上运输,如此强势的航运业背景,必然要求上海在中国航运业乃至世界航运业界发挥更大的作用,2009年中央明确提出上海2020年要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毋庸置疑,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管理人才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关键因素,复合型高级航运人才高地的建设状况直接决定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速度和建成水平。
上海海事大学是上海市唯一一所航海高等院校,作为对口航运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学校正在加快航运教育改革步伐。为适应灵敏多变的航运环境,学校较早就引入了MBA项目。上海海事大学MBA教育始于1996年。该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上海海事大学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MSM)开始合作举办MBA项目,该合作一直持续至今。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上海海事大学独立试办MBA教育,2001年通过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教育合格评估,开始正式举办MBA教育。200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上海海事大学为全国30家举办EMBA教育的单位之一。2005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EMBA教育合格评估,办学特色和效果获得高度评价,学院受权开始正式举办 EMBA教育;同年,学院与MSM合作举办的MBA项目获得AMBA认证。
为了更好地满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航运强国建设对复合型航运人才的培养需求,上海海事大学根据国内外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趋势以及学校长期以来在海运、物流及相关临港产业经济管理方面研究、教育和社会服务中的积累,向社会提供五种MBA项目: 即临港产业与国际物流EMBA、通用型EMBA、临港产业与国际物流MBA、通用型MBA、中荷合作MBA项目。宗旨是荟萃临港产业与国际物流领域的商界精英,打造临港产业与国际物流领域的商界领袖和务实型管理人才,全力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服务。
我校MBA教育坚持“统一规格、自主模式、多样资源、规范管理”的办学方针,形成了“以航运物流与临港产业管理教育为主要品牌、兼顾通用型管理教育”的办学特色。十多年来,我校MBA教育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及中国航运教育发展上谱写了华彩篇章,培养了一大批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复合型航运管理人才。MBA毕业生遍布世界各地,他们中不少已成为大型企业尤其是海运、港口和物流企业的CEO、CFO、CLO及其他高层管理人员,其中有的取得了“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物流十大风云人物”、“中国MBA十大创业英雄”等荣誉,很好地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我校MBA教育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务实型、应用型和国际型航运人才。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开设通用型工商管理课程外,还开设一些航运、物流、港口、涉海经济等方面特色课程。使学员掌握现代物流、临港经济等基本理论、方法及其运用,掌握我国沿海开放地区在贸易、金融、物流及其投融资领域运作的特殊性及其发展,熟悉国家和地区航运产业的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在教学方式上,采用互动式教学、问题导向型教学、案例教学、管理决策模拟教学、专题报告和讲座式教学、到港口码头、航运企业实地参观考察等多种教学方式。同时,众多政府部门、港航企业、学术界成为了MBA丰富的第二课堂资源。在选聘教师上,优选本校与国内外商学院知名教授担任授课教师。务求学员视野国际化,知识全面化,能力上水平,从而能在航运物流和临港经济领域独当一面。
我校MBA教育致力于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注重对未来航运精英、商界精英的社会责任感和诚信品质的培养。学校经常组织学员开展“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主题活动。2010年4月玉树地震期间,MBA学员赴灾区积极参与抢险救灾工作;同年
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也逐渐由航运大国在向航运强国迈进。上海海事大学MBA教育在复合型高级航运人才培养方面的助力作用将会越来越显著。就像上海海事大学MBA教育中心主
(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