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由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期货交易所、创元期货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海事大学国际交流处、创元期货营销管理总部、上海期货交易所期货衍生品部承办的第二届上期所航运指数研讨会—上期‘启航工程’—集运指数期货与集装箱航运经营交流会暨MBA“商科+X”第三十三场讲座在港湾校区教学楼413成功举行。交流会由经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与金融系金融学(海运金融)专业主任陈彦晖副教授主持。学院党委书记顾维国、迟晓英副教授、创元期货营销管理总部副总经理龙羽明、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陆章程、上海期货交易所期货衍生品部高级经理唐朝、航运金融专项班、物流经济专项班、MBA项目等93名师生参会。
交流会由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顾维国致辞。他感谢上期所长期以来对学院金融学(海运金融)专业的大力支持,强调学院与上期所共建产融基地的重要性,通过专家讲授、企业分享、学生研讨的模式,精准灌溉港航实体经济,落实产教融合。2024年7月,上海海事大学与上期所、创元期货联合签订了上期“强源助企”产融服务基地协议。10月,基地举办了第一届上期所航运指数研讨会--上期“强源助企”产融服务基地-航运衍生品风险管理与策略运用交流会。通过半年的努力,基地获得了2024年优秀产融服务基地的荣誉。
龙羽明聚焦于集运订舱与期现结合的销售节奏优化,指出通过期现结合策略可破解产业上下游价格博弈困局,助力企业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与市场竞争力;介绍了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SCFIS)的构成与计算方法,强调了基差在期现结合中的关键作用。
唐朝剖析了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的运行成效及其对航运业的积极影响。该期货品种作为服务型指数,采用人民币计价与现金交割机制,自上市以来表现活跃且稳定,有效发挥了价格发现功能,为市场提供了可靠的风险管理工具。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在促进航运市场稳定、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陆章程从宏观出发,指出中欧集装箱航运市场目前虽为全球黄金干线,贸易占比高且箱量集中,但正面临新造船集中交付带来的供给冲击。2025-2026年,大型化和绿色化新造船将密集交付,推动船队结构升级,但也可能导致运力错配。欧洲经济弱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GDP增速低迷,抑制消费需场波动性和需求不确定性。
在互动环节,与会者们积极提问,与三位嘉宾就行业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参与者们表示通过这次交流会,不仅加深了对当前集装箱运营的行业前沿动态的认识,也获得了许多关于集装箱运价风险管理的知识。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学术界与业界对航运指数的理解,推动了校企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对于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顾维国书记致辞
龙羽明先生演讲
唐朝先生演讲
陆章程先生演讲
参会者参与讲座
合影